欢迎来到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您当前的位置:
发布日期:2025/3/11 9:06:00

单克隆抗体技术原理如下:

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、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,称为单克隆抗体。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,杂交瘤(hybridoma)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,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。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,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。

 



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

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主要采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和体外培养法。

(1)体内诱生法取BALB/c小鼠,首先腹腔注射0.5ml液体石蜡或降植烷进行预处理。1-2周后,腹腔内接种杂交瘤细胞。杂交瘤细胞在小鼠腹腔内增殖,并产生和分泌单克隆抗体。约1-2周,可见小鼠腹部膨大。用注射器抽取腹水,即可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。

(2)体外培养法将杂交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。在培养过程中,杂交瘤细胞产生并分泌单克隆抗体,收集培养上清液,离心去除细胞及其碎片,即可获得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。但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量有限。各种新型培养技术和装置不断出现,大大提高了抗体的生产量。

单克隆抗体技术可用于探讨

①蛋白质的精细结构;

②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新抗原;

③组织相容性抗原;

④激素和药物的放射免疫(或酶免疫)分析;

⑤肿瘤的定位和分类;

⑥纯化微生物和寄生虫抗原;

⑦免疫治疗和与药物结合的免疫-化学疗法(“导弹”疗法,利用单克隆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,将药物带至病灶部位。因此,单克隆抗体可直接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、预防、治疗以及免疫机制的研究,为人类恶性肿瘤的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开辟了广阔前景。

 

上一篇:硝酸银溶液正确保存与使用注意事项 下一篇:【技术说明】凝胶渗透色谱GPC与凝胶过滤色谱GFC